秋季,天气由热转凉,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而每年的开学季,也是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如何认识和预防胃肠疾病呢?
云阳县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何军介绍,“胃肠病的常见病主要在于精神因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何军解释,精神因素致病属中医“七情”致病范畴,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过度的情志变化,其中以过度的“忧、思、怒”对胃肠病的发生最为密切。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胃肠病的直接原因,常见的有:过饥过饱、暴饮暴食、饮食不洁或腐败变质食品;或恣食生冷瓜果,过食肥甘厚腻之品;或长期食用粗糙干硬食品,或进食过烫、过咸、过辣等刺激食物;或嗜烟酗酒等。以上因素均可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引起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甚至引发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故《素问痹论》中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论。
如何预防与调养胃肠病?何军建议,首先要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不节和不洁是引起胃肠病最直接因素,所以合理饮食对预防和治疗胃肠病特别重要。尽量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吃饭进食应细嚼慢咽,专心一致,不要边吃边看边聊天,以免影响消化;每顿饭量以八分饱为宜。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对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食品都要吃,需注意的是要烹制成不冷,不烫,不硬,不过味的对胃肠无刺激而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品,做到营养全面合理,才能有利于胃肠病的康复。
此外,生活有规律主要需做到三个按时,即按时起床,按时就餐,按时睡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均有助于机体气血的运行和流通,能促进胃肠病的康复;反之,过度劳累则耗气伤血,过度安逸则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均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影响胃肠病的康复,所以患有胃肠病者要做到劳逸结合。(来源新华网 张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