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是膳食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也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重要食物来源。调查显示,中国因饮食不合理导致的疾病死亡率在全球处于倒数第二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全谷物吃得太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日常饮食要以谷物为主,其中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类食物 50-150g。但我国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严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摄入量为 13.9g,女性为 14.6g,远低于推荐摄入量。大量食用精制谷物不仅不利于公众健康,还会造成很大的食物损失和浪费。
为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全谷物,促进公众科学合理地选择全谷物食品,将全谷物作为合理膳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月29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 8家机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发布《全谷物与健康的科学共识(2021)》(以下简称《共识》)。
根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消费者全谷物认知状况报告(2021)”显示,尽管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全谷物比精制谷物更营养、更健康,但公众对全谷物认知误区依然很多,3/4消费者不知何为全谷物。
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指出,谷物是重要的膳食组成部分。根据加工程度不同,谷物可分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其中全谷物的特点是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且相对比例与完整谷物相同。它既可以是完整的谷物籽粒,也可以是碾磨、粉碎、压片等简单处理后的产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日常饮食要以谷物为主,其中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类食物50-150克。《共识》有助于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全谷物的营养健康价值,提高公众食用全谷物的意愿。
目前,对全谷物与全谷物食品并无全球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各国和地区对全谷物食品中全谷物原料的比例或含量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共识》还对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进行了定义:全谷物的特点是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及营养成分。它既可以是完整的谷物籽粒,也可以是碾磨、粉碎、压片等简单处理后的产品。全谷物食品则是指以全谷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种食品。
《共识》指出,全谷物含有丰富的可发酵膳食纤维,例如,燕麦和青稞中的β-葡聚糖,这些成分不仅可以改善便秘,刺激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还可促进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从而降低肠道疾病风险,如可以降低肠道癌症风险。
除此之外,《共识》还指出,食用全谷物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
最后,《共识》建议加强全谷物相关科学传播和消费者教育,逐步改变“精、细、白”的主食消费习惯,提高全谷物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